一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一本童话故事《兔子什么都知道:叫一声我的名字好吗》,作者夏正正长期在豆瓣,微博和人人网发布自己的作品,它的童话和微小说转发率很高,而这本书则是她在网络上人气最高的故事集。起初看这本书只是因为觉得名字有点神奇,而且我本身比较喜欢绘本,所以便开始看了。
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时光森林里的一群兔子的故事,有小情侣兔小灰和兔小白,冷笑话段子手兔小冷和傻萌兔小暖,还有总是失眠的兔小眠,疯了的兔小疯,吃个不停而又有点小自卑的兔小胖,还有一只不明觉厉的兔小正。
整本书的主题主要是爱情和生活吧
打分的话这本书应该是三星,虽然网上很多人说故事很治愈很温暖,但是我看完之后大体的感觉还是觉得略显无病呻吟。就像青春期的自己每天故作忧伤,抬起眼眸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但是也许不是书写的不好,可能是自己已经过了看童话的年龄,变得比较现实也说不定,也有可能是代码写多了,题目做多了,做事想问题习惯了列一二三四,所以人变得太理性,而对于这种感性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无感了。
这本书的文字和故事都带着一种淡淡的悲伤感,而有的意思隐晦的话看起来就显得富有哲理。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说理方式,还是觉得有点无病呻吟,一群住在时光森林里的小兔子,没有太多欲望,没有太多痛苦,哪来那么多的哀伤呢?
我看小说其实很喜欢悲剧,但不喜欢歇斯底里撕心裂肺的那种,也不喜欢没有根据无病呻吟的那种,我喜欢那些用完全客观和平静的语气来说悲剧,但是却让人头皮发麻的书。比如牛虻中的那封信,解忧杂货店的视角。每一个悲剧都是一个破后而立的故事,黑暗中,种子在土地中挣扎着冲向光明,负面的情愫冲刷的越彻底,建立起来的东西才会更坚定。就像是自信和乐观这一类东西,我觉得并不是所有人的自信和乐观都是真正的自信和乐观,也许是建立于虚无之上的。只有在所谓的自信和乐观被完全打碎之后,挣扎着重新建立起来的新的自信和乐观,才能更坚定,当然,谁也不能说准它哪天会再次被打碎
当然,这本书中有一部分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有一段是给兔小白的情书,仅仅做一些摘录:
亲爱的小白,那些从来没有相爱过的兔子是不会真的死去的,未曾爱过也便未曾真的拥有过生命。在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事物里,生命无疑是最珍贵的。恰如在所有能让我们分开的事物中,死亡是最美好的。
亲爱的小白,如果生命是一场寻宝之旅,最后我就会把你拖到上帝面前说,我找到了这个。
其实也是挺有趣的一本书,很适合消遣。
二
这星期一直在帮杨老师组织一个叫做自然笔记的活动,捡起了好多老本行,做视频啊,易拉宝啊,组织活动啊,场务啊,报名统计啊啥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大二做部长的时候,只不过那时这些活都是分给小朋友做,而现在全是自己亲力亲为。
感觉文科生和工科生的思维方式真的是很不一样。我做部长时喜欢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想好,要做的事情列出1,2,3,4,5,6,7,然后再一次性分别定好谁去做,和每件事的ddl,最后再在活动之前通知一下。慢慢的活动做得很多了,就是一套东西,照着模板来就行。工科生的思维方式就是比较喜欢找规律吧,然后我们嫌烦,所以希望开一次会就能把所有东西安排好。
文科老师就不大一样了,想到一出是一出啊,今天晚上和我说需要发宣传推送,明天说发招募信息,后天说需要统计报名人数,大后天说需要做个动感的PPT来介绍我们的活动,放一些活动照片。我辛苦的找了一晚上觉得照片展示比较适合做视频啊,于是问老师能不能做视频,老师说其实是希望能做个视频的,怕你麻烦。唉,那就做视频吧,熬熬夜呗,虽然只剩下一两天了……
所以和文科老师交流花的时间更多,效率更低,同样的事情做起来就是更蛋疼,但是也算是考验把,谁知道以后要和什么人打交道呢,而且杨老师人挺不错的,工资还高。
但是其实文科也有很可爱的地方,今天参加了这个自己举办的自然笔记的活动,发现文科生的思维方式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到植物会想到阳光,看到动物会想到诗歌,看到蝴蝶蓝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蝴蝶,他们比较善于观察生活。而不会花太多时间探究这样的意义。他们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只等我们去发现。而我们这种工科生越读到以后,钻的越深,关注的只是如何能更快的完成任务,更快的提高效率,更快的节省时间,才不会在意自然是怎样,生活是怎样。或者说关注的越来越少。
其实今天参加这个活动,才发现自然啊,植物啊,动物啊,画画啊,做自然笔记啊,这种看起来没什么实际用处的傻傻的事情,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乐此不疲的。他们的生活不像我一样被各种忙碌充斥,能静下心来泰然自若的“浪费时间”。
也许不是世界坏了,不是文科老师们坏了,是我自己坏了呢。
多看看自然还是很有好处的,能让内心更加柔软~
三
这两天刚刚开始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天才向左,疯子向右》,虽然只看了不到十分之一,但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里面的很多思维方式很有趣。
这本书是一位吃了饭没事做的作者,想要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他问了很多正常人,正常人大多都忙着赚钱,生活,哪有空考虑世界是什么。所以他转而改变对象,去问那些神经病们。他模仿神经病的生活方式,来取得他们的信赖,和他们沟通,从而了解他们的思维和想法。
这些神经病的思维和想法给他打开了一扇很大的门,当然,现在呈现在我面前的也是一个很大的世界。
有一个神经病的思维方式让我叹为观止,他觉得人类,或者以碳组织为构成元素的生物,不仅仅是生存在世界上的唯一生物。我们自以为是的以自己的生存方式界定这个生物的定义。但是可能世界并不一样。
他觉得蚂蚁是新的生命,他们是松散生命,每只蚂蚁相当于一个细胞,蚁后是大脑,兵蚁是防卫组织,工蚁是嘴,手,运输养分的细胞。只有整个蚁群一起生存,才能真正存活下去,而单独的蚂蚁,只是细胞。
而且石头也很可能是生命,只是形式不一样,我们常常想,生命有眼睛,有鼻子,胳膊,腿,其实石头是另一种生命,它们看着不懂,其实也是会动的,只是太慢了,只是我们感觉不到,他们的动是被动的,风吹啊,谁宠爱,但是石头不愿意动,因为他们乱动会死的。
其实觉得这位神经病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理解石头的生命而已,但我们不能说石头不是生命。
石头那漫长的生命,在人类看到,几乎没有尽头。
所以再仔细想一想,这个世界或许也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就像作为一个工科生,你会惊人的发现卧槽他们文科生想问题怎么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的世界是世界,他们的世界也是世界,一起组成了真正的世界。虽然没有人说得清真正的世界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样,这样,很多看起来很难理解的事情就变得可以接受了,对,我们哪怕不能理解,但可以尝试接受他的存在。
四
这两天还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关于科技的未来,或者说编程和软件的未来。
我前段时间一直有一个想法,觉得计算机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发展的太快太快了,编程,现在看来可能全世界会的人不超过10%,一大批的程序猿拿着高薪,码着别人不知所云的代码,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这场软件界的泡沫经济,或许会破碎,因为编程或许会成为一项基本技能,就像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编程,是对机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从小就开始学习和机器对话。那时候,将有一大批程序猿失业,因为全世界只有10%的人会,这是技能,全世界所有人都会,就不值钱了。
以前一段时间不会写字被称作是文盲,那么不久的将来呢,不会编程会不会被称为是新的文盲。
在我看来,现在编程之所以还没有到小学普及这一步,是因为世界上的编程语言太多了,学也学不完。还没有哪种编程语言能解决所有的软件问题,这就像是世界各国的语言,每个国家都在说自己的话,如果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颖而出,就没有一种语言能够走向世界。但是这也意味着,如果出现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可以融合所有语言的优点,简单高效的解决一切问题,或许程序猿们失业的那一天就快到了。
但是后来又觉得,这个想法或许也不对。程序设计语言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语言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学习语文,数学,我们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一步一步往上走,才能接受更复杂更新的东西。但是程序是自洽的,他是能够自我简化的。
前几天NI面试,面试官说他们现在做的一个产品就是在做一个图形界面,只要向图形界面里面输入参数,就能生成对应的VHDL代码,用来控制FPGA来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这样,我们就不用学习VHDL了,因为程序简化了自己,让我们只要输入参数,就能自动生成我们看不懂的复杂的代码,完成相应的任务。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10多年,互联网发展的方向,或许就是这种自我简化的过程。以后做个网站或许就不那么值钱了,因为会有人做出一套厉害的系统,只要你在里面输入参数,上传图片,点击提交,就能自动生成网站前台。其实现在很多后台都有这个功能,比如之前我用的pageadmin,wordpress开源系统,只不过他们只能调整大体布局,如果有一天,一个系统能精确地控制到网站里小到一个标题的字体和格式。那么那时候的网站就再也不值钱了。
其他的高科技产品,机械产品也是这样,如果程序厉害到能通过图形界面的设置生成要的所有的代码,那么这个产业就被垄断了。
所以毕业后如果要从科技入手,要创业,我觉得我的着手方向就不仅仅是做个网站,做个app那么简单了。我们要做就做能生成网站的系统,趁还没有人发现就把这个行业完全垄断。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以后程序就不会成为一门基础课程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能用程序解决的事情都会有人做出方便好用的图形界面,化繁为简。每个人都是产品使用者,我们不需要理解黑盒里面是什么,只要能用就行了。
这样想来,程序猿还是有饭吃的。
但是这也是一个噩梦。
我上学期看了一本书叫做《十亿光年》,是今何在写的,说的是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故事画风比较浮夸,但是有一个现象却引起了我的思考。里面说到,外星文明的发展程度非常非常高,能碾压地球,但是他们的科技已经几千年没有更新了,所有人都是用以前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却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
设想一下,如果以后的产品都系统化了,他们的复杂度会越来越高,一层一层叠,那时候的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大多会考虑顶层如何设计,如何应用,如何创新,但是对于底层的东西却知道的越来越少,或者说可能穷其一生也学不完。那时候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创新和发展的速度减慢。因为从根本上并没有人去更新,也没有人去研究了。哪怕是程序猿用其他人的库或框架,也只是能调用就行,没有人会在意里面是怎么写的。
所以文明虽然现在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发展,以后的速度会不会因为这种原因减缓?虽然那一天对我来说还很漫长,但我觉得很有可能会有那一天。这样看来,以后的工作模式,或许就不是不断地在顶层开发,程序猿们会分不同类,比如有人专门负责底层的更新和发展,有人负责中间的维护,传递,有人再负责更高一级。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程序会被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最后经过时间洗涤的,都是精华。
其实想到这里已经有点乱了,未来怎么样自己也说不清,不过想一想写一写还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