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相约星期二》

  上周日,忙了好久的事情终于停了下来,碰巧翻到葱导借的相约星期二,于是便顺手翻了起来,没想到一看就是一整天。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很干净的书,老教授莫里极具人格魅力,虽然身患ALS,但他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失去光彩,在病入膏肓不能自理时,他反而燃起了更多的对世界的爱和渴望。他在每个周二和以前的学生上课,也是和这本书的所有读者上课。他用自己面对死亡的感受和心境,向我们阐述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共有14个星期二,汇在一起是一门很大的课,关于世界,关于遗憾,关于死亡,关于家庭,关于金钱,关于文化,关于原谅,关于婚姻,关于爱。

  相约星期二只有200来页,而且行间距很大,葱导借我时和我说,只要几个小时就能读完。事实的确如此。莫里把那十四个星期对生命所有的思考都浓缩在这本小小的书里,让人感觉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

  这篇读书笔记本来几天前就该写,但是每次坐在电脑前,却又不知道如何下笔。因为书太大了。它囊括了我们面对的许多,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极善极美的内心世界。有一部分东西很能引起我共鸣,让我脊背发凉无地自容;而对于更多的东西,目前我还没有太多的体会,当然,过一段时间再来看这本书,或许感受又会不一样。

  最近同样在追的剧还有权利的游戏,这部剧和中国大多剧俗套的“主人公必将打败邪恶,坏人必然自食其果”的情节不同,在里面没有绝对的善恶,除了一小部分偏执狂,其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方式。在这部剧里,并没有所谓的主角,可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会无辜惨死,而坏事做尽的人却一路顺风顺水。能活下来的不是对世界充满爱和怜悯的人,而是能把善良,邪恶,智慧,勇气全部装备在身体的方方面面,最后刀枪不入,无坚不摧的那些人。这让我一直在反思一件事情。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价值观,是不是存在问题?

  其实想想自己的生活,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益冲突组成的。一个对周围所有人都充满了善意与奉献精神的人,奉献到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现在的社会,到处都在竞争。小学,中学,高中,在竞争成绩;大学,在竞争绩点,实习和学生工作;进入社会后,在竞争房,车,钱。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竞争未来,竞争机会。物质的力量似乎已经稳稳压住了精神的美,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一个人成功,那么这个人必然有足够的物质财富。但是一个真善美的人在当今社会不一定能获得很多财富。为什么,因为他不能对其他人狠,他的下属们或许会觉得老板好说话从而工作拖泥带水,他的上司可能会利用他做出的校绩帮助自己高升。它的竞争对手能够很轻易打败他,因为一名真善美的战士哪怕拥有最高超的剑术最强大的武器也不能打败一个孱弱的亡命之徒,因为他的真善美不允许他向亡命之徒挥刀,它的真善美会让他放过他,哪怕知道这个亡命之徒在喘息之后会用自己的武器置自己于死地。所以只有那些能把善良,邪恶,智慧,勇气全部装备在身体的方方面面,最后刀枪不入,无坚不摧的那些人,才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人,并且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一年以来的许多事情让我认为这或许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不受拘束的,善良的,邪恶的,智慧的,自由的,人!

  所以看相约星期二我才脊背发凉,当一个真善美的人用自己仅剩无多的生命站在你面前向你阐释生存与死亡,用自己的乐观和淡然对你说:请与生活讲和。

  我几乎惭愧的无地自容。

“我们国家提倡灌输的教育形式”,“莫里叹道”。“你知道它们是怎样灌输的吗?他们对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做法,拥有的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的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到他的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中国现在也陷入了这样的窘境,我心知肚明。很早以前和瑞神聊天,和璁导聊天,我就提到过自己对于这个国家的困惑,瑞神说,所以我向往的是国外的生活方式,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压力,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在30年后,才能毫不后悔的坐在树荫下向自己的小孩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但是我选择了中国,或许能够用我自己的例子纠正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呢。但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就被中国的现实所扭曲。

莫里说:我就要死了,是吗? 学生点头。他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对于这个尖锐的问题,莫里自己的回答是: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找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我完全承认给予他人是一件无比幸福无比快乐的事情,但我依旧觉得,莫里的真善美,美的仿佛不真实,让每个在这个社会疲惫的活着的人望而生畏。

  昨天,我又看了一本书,是东野奎吾的《白夜行》。

  这本书是在朋友圈里看到同学推荐,而且大多数同学都赞誉有加,才想起来看一下。在之前只知道,这讲述的是一个凄凉而绝望的爱情故事。

  其实白夜行的推理性并不强,至少在我看来,但是东野奎吾对剧情的把握和对线索的串联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简单的把线索联系一下,不难猜想出作案手法和凶手。所以很遗憾我并没有感受到大多数人头皮发麻心灵震撼的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除了对写作手法赞叹有加之外,其他时间就像是做完了试卷在对答案,嗯,是这样,果然是这样。

  但是,白夜行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本来就不在于推理,而在于动机和故事本身。一切的根源是为什么。

  我现在依旧对雪穗压在美佳身上时说的话记忆尤深:“现在的你,就是那时的我,真可怜”。

  小时候的悲惨遭遇让雪穗意识到只有物质和金钱才能武装自己,保护自己不再收到伤害。她就像是一只刺猬,把自己的真我藏在尖刺下,用身上的尖刺来面对除了亮司外的所有人。她的虚伪,她的嫉妒,她的心狠手辣一度让我们憎恶。但是那时的经历最后让一切都变得情有可原。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因为雪穗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她不怕失去。小说最后一段对于雪穗的描写是文章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面对亮司的死亡,雪穗的冷漠仿佛让人心寒,但是这是雪穗仅有的几次表示真正的情感——极度的绝望。对于雪穗来说,亮司死了,世界也崩塌了。她的世界已是一片黑暗。

  亮司近乎偏执的爱着雪穗,他甘愿为她牺牲一切,当然,最后他的确为他牺牲了一切。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我之前也在想,为什么他们一开始不能在一起?为什么雪穗离婚后还要再换更有权势的目标?一方面或许是因为雪穗已经偏执的认为只有名利才能保护自己,哪怕亮司是她的太阳和依靠,但只有在黑夜中,亮司才是太阳一样的东西,亮司到了阳光下,她就什么也得不到。而亮司为了雪穗已经越陷越深。或许他也意识到,自己在白天会给雪穗带来危险,而自己在黑夜中,会让雪穗过的更好,所以他也甘愿如此吧。就像一开始为了雪穗他用那把最心爱的剪刀杀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一样,就像最后为了雪穗他用那把最心爱的剪刀杀了自己一样。

  白夜行是一个从头到尾贯彻着恶的故事。

  恶的种子开出了恶之花,最后结出了恶之果。

  雪穗和亮司畸形的情感是那个环境和社会的产物,现在的社会充满竞争和疲惫,缺乏付出与爱,是这个社会的产物。

  在《白夜行》,《相约星期二》,《权利的王座》这三个时代中,引用同一段话都非常合适。

“他们对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做法,拥有的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的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到他的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在白夜行中,追逐越多越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相约星期二中的美国社会和我们当今的社会中,追逐越多越好是为了高人一等,获得更多的尊重,   而在权利的游戏中,追逐越多越好是为了权利的铁王座。只是太多人因为受到这些东西的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老人认为躲避这种文化灌输不是办法,实际上也躲不开,躲不开还在躲,那就是虚伪。

  唯一的办法是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创建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莫里教授用自己的生命呼吁全世界的人不要盲从这样的文化灌输,他用自己最后的14个星期为创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而努力。在他憧憬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都有一种爱的关系,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内容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但是莫里教授的心声通过这本书传播到了全世界,我们难道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吗?

  不要说全世界,我们能不能抵挡住这样的迷惑而不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我现在做的,”他依旧闭着眼睛说,“是在超脱自我。”
超脱自我?
“是的。超脱自我。这非常重要——不仅对我这个快要死的人是这样,对像你这样完全健康的人也如此,要学会超脱。”
他睁开眼睛,长长的吐了口气。“你知道佛教是怎么说的?别庸人自扰,一切皆是空”
可是我说,你不是说要体验生活吗,所有好的情感,还有坏的情感?
“是的。”
那么,如果超脱的话又该怎么做呢?
“啊,你在思考了,米奇。但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的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的出来。”
我迷惘了。
“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的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莫里停下来注视着我,或许是想看我有没有理解透彻。
“我知道你在想,这跟谈论死亡差不多”,他说,“它的确就像我反复对你说的:当你学会了怎么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活。”

  你应该完完全全的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的出来。

  也希望我能够完完全全的投入进去,并且玩玩全全的走出来。有一句话一直很喜欢,不忘初心,方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