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25 年初瞎扯淡

  寒假一转眼就过了啊,记得去年寒假在家里整天和老唐他们做app,在老唐这个职业程序猿的带动下一天到晚码代码,唯一休息的两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其他时间都在java和html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最后终于不负众望拿下了一个二等奖。

  两个月的辛勤劳动,得到了400元的工资。对,你没有看错,月薪200!

  记得当时动不动就发一条朋友圈,说自己熬夜到几点几点,多么多么累,老唐这个工作狂多么多么惨无人道,但是内心其实是很开心的,因为充实啊,感觉自己的一切都抓在自己手中。

  今年寒假呢,首先考完了大学的最后一门试疯玩了5天,每天都换着和不同的小伙伴们浪,然后开始到实验室做四轴飞行器,在python和C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了二十来天,回家后看了几本书,刷了两部番,背完了半本单词书,用pageadmin帮警察叔叔做了个网站,其他时间则在javascript的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差别或许是今年大年初一初二也都在学习,虽然没有比赛,也没有工资。

  我妈每次都是无奈的在晚上11点对我说别看书了早点睡觉;然后对我弟弟说别玩游戏了,快睡,hhhh想想还是挺喜感的。

  果然自己已经在一个工作狂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其实我觉得我应该不算是工作狂,我算是学习狂……

  我喜欢学习任何新鲜的技能,而对于工作,如果我觉得我只是在重复劳动,或者学不到任何东西,我就不会想再做了,就像我的上一份又近又自由又有钱的实习,老板和员工们也都很喜欢我,对我很好。但是因为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了,所以就不想做了。就像大三上学期做主席,后面进青年复旦做学生工作,虽然走在路上总能听到有人叫你达达主席达达主席,但是因为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还要花时间来处理我已经会做的事情了,所以也不想再做了。

  我一直在想,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是否能真的一直在一个岗位上辛勤的耕耘着直到最后。

  前天在one一个上面看到个问题,为什么看到有的人表现出特别拼命努力地样子反而让人觉得有点不安呢?

  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我稍微有那么点点嫌弃那种拼命外显自己奋斗和努力的人的……天真。偶尔也会怀疑他们是不是比较虚伪。

……(中间这一段内容可以忽略,对我已经用省略号帮你忽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外显努力和奋斗的人,其实另有目的,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奋斗也许会没有结果,只是他们希望在没有结果的时候,能多一个人帮他们买单。“我现在那么努力,哪怕没有结果,你也要表扬我哦”——他们的认知世界里,没功劳也一定要有苦劳啊,有苦劳你不能不奖励他啊。他们把奋斗和努力本身变成了一种要挟手段,类似于我为你奋斗了XXX,你怎么还可以XXX……

这种人,我更会敬而远之。

而知道世事无常,又无所谓什么苦劳的人,不是说他们不努力,但他们已经不太会把努力“显像化”了,因为努力本身对于她们来说,没有特殊到需要显像化,就只是一种体验而已,和喝茶、聊天、闲聊一样,不过是一种打发时光让自己不那么空虚的多样化方式之一而已。我们追求的不是那种非常努力非常奋斗然后世界给我一点奖励的结果,而是,这个花花世界啊,我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干。我忙忙碌碌八小时,和我躺床上跷着二郎腿哼着歌看着漫画八小时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如果你理解世事无常,如果你也能接受努力未必有结果,你就会理解,或者说谅解,在人与他人的交往里,他人没必要关心你在干什么,他人只关心你能给他们带去什么,你需要他们给你什么就可以了。

  看完了之后我就想到了自己大一和大二的时候,还有现在的有些时候,熬了个夜就发条状态,做了件什么事就发条状态。我记得王导以前和我聊天的时候就和我聊过这个问题,说身上带刺容易让别人不舒服,我当时一直不理解,觉得我只要工作做得好就可以了啊,为什么要管我在社交网络上发什么东西。

  现在才明白,每一条状态里其实都有装逼的成分,就像在对全世界说:“我现在那么努力,哪怕没有结果,你也要表扬我哦”

  现在我把这点引以为戒,但有时候还是想发朋友圈啊,怎么办呢,那就放弃装逼的状态,发逗比的状态把!

  当然偶尔还是会忍不住装逼那么一下…………

  但是感觉现在我自己的状态就是,这个花花世界啊,我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干,我忙忙碌碌八小时,和我躺床上跷着二郎腿哼着歌看着漫画八小时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我还真是挺喜欢这种忙忙碌碌的学习着的感觉的。

  其实我真的真的真的没有那么喜欢编程。然而许多人都以为我喜欢编程,为什么呢?因为我做了许多的项目(相对来说),会几种编程语言,做过网站写过app,以及动不动就会自学一些程序语言。

  和学长一起做这个创业项目时,学长曾经和我开玩笑说,达达你以后的产品经理就是雨思这样的人,其实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学长我以后不想做程序猿的,我下一份实习还想找产品经理的呢;有一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关于深夜工作的状态,冯辉老师在下面回复说每次到深夜就感觉自己写代码的效率特别高,世界特别安静,特别爽,其实我当时心里想的是,老师其实我深夜码代码心里想的都是卧槽,b了狗了之类的;还有一次和老唐一起赶项目进度,老唐说把一个问题解决了,开心,其实我心里想的是,这尼玛终于搞定了,烦死了……

  但是我也是不排斥写程序的,我会买C,Java,Python,JS等各种语言的书,会花钱学极客学院的视频教程,会去菜鸟教程的官网上学新的框架和语言;会愿意接新的项目,愿意寒暑假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学新的程序,写怎么写也写不完的代码。看到自己的代码调通了,我还是很开心的;看到自己的网站上线了,我还是很开心的;看到我的app能在别人的手机上被用来勾搭妹子了,我还是很开心很开心的………

  其实我清楚地知道我对于编程,或者说对于技术的态度。

  就像自己的绩点一样,我可以基本稳在3.5左右,只要期末努力复习,认真刷题;但是我的绩点却怎么也冲不到3.8;哪怕我从开学第一周起就开始刷夜,努力做题。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上课听不进课啦,所以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我也是知道,至少在理解数电,模电,DSP上,我没有瑞神那样轻松,既然不能成为最顶尖的那批人,说明我的天赋不在这儿,所以我不会继续读phd,更不想以后做研究,搞学术。

  而编程也是如此,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那种在编程的过程中挑战自己智力极限,苦思冥想后学到东西的感觉;驱动我较好的完成我的项目的,是责任感;让我不断学习新的编程语言的,是因为每一种新的编程语言;都能给你打开网络世界一扇无比广大的们;让你的知识面一下增大很多很多,我喜欢这种花较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知识的感觉。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不喜欢在一门语言上花心思一直钻到底。我不像学长,不像老唐,不像冯老师他们那样,能够体会到那么多编程带给我的快乐;在我看来编程是一样工具,我的快乐在于学习这样工具怎么用,而不在于研究这样工具是怎么做的。当然,其实原因还是那样,我在程序的上手速度,学习速度上,比老唐也要慢得多。在编程这门很大的课程上,我的绩点也只有3.5,冲不到3.8,因为感觉自己在这条路上也不能成为最顶尖的那批人,所以我不想做程序猿,以后甚至不想做技术岗。

  但是我觉得技术是一样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我必须能够使用这样工具,所以我很愿意学习新的编程语言,做新的项目,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所以很多课程的pj对我的吸引力比模电DSP这种理论课程大得多,这也是我在直研面试时才惊讶的发现,直研面试考的所有专业课,我的最高成绩只有B+,而且还有好几个C类……

  我生平最讨厌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有两样,第一是编程,第二是英语。我喜欢的是演讲,辩论,管理队伍,做项目。但是现在我的时间基本都花在这两件事情上——学编程和学英语。

  接受编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做了个曦源,发现编程可以帮我做出很多别人看起来很装逼的东西,而上理论课的时候,老师只教我们理论,没有告诉我编程可以帮我装逼,这让我觉得是我的程设课老师没有教好;如果我自学结果可能不大一样了,于是我自学了一遍,结果果然就不一样了。

  而接受英语其实是近期,我之前一直觉得英语这东西很难学,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语境啊,背了的东西就忘了,这不是白浪费时间吗,所以一直坚持不下去,而且我一直觉得我对英语没有兴趣,也没有天赋。前段时间看李笑来的《和时间做朋友》,里面说其实天赋和兴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我们如果英语学得好,自然对他感兴趣,会觉得自己有天赋,然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如果英语学得不好,就容易给自己找借口,然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书里还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在他看来,需要五年的时间。绝对不是什么1年,100天,30天甚至两星期可以达到的,他说试试打败自己的惰性,用5年的时间来学一样一定会对你有好处的东西——英语,并且同时让他训练你的耐心。我仔细想想也对,虽然我的英语肯定是冲不上3.8了,但怎么也得混个3.5啊。

  所以每天花点时间学英语没有那么让人不舒服了,想到我还要学五年呢,任重而道远,可不能在这里就放弃啊。

  但是我知道,我在英语,在编程,在学术上不能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所以我不希望自己的未来因为我的专业,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和旁人的眼光受限。

  我会一直学习编程和英语,但是我没有那么喜欢他们,仅此而已。

  大学四年我的变化很大,刚刚上大学时,其实真的没什么目标,当时我的人生理想就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有够用的生活费,家人都开心就好了。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像问《相约星期二》中的莫里老人那样,如果你只有一天的生活,你会要怎样的生活,我还是会说,我希望能做稳定的工作,能得到周围人的尊重,能有够用的生活费,能让家人都开心。

  但是这是在我即将死去的前提下,我还有很多时间,现在的我并不想考虑我什么时候会死,我只想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精彩的生活。

  这个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当然是蔼宁;但其实也因为;我希望自己在自己的领域中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而实力强大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所以我会希望自己变得更强;因为我身边的同学都很强;在他们当中要突出真的很难很难,所以我会特别努力,而毕业后呢,大家又各自不同的未来,我希望我还能在他们当中很强,所以我会以一个很高很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让我自己慢慢适应这种每天学习,每天忙碌的生活。

  其实,我的心里真正向往的还是精彩的生活的,人的生命就像烟花,早晚要消散,为什么不尽最大的努力绽放。

  我想以后应该不会愿意一直帮别人打工,一直做重复的工作,然后找个地方乖乖养老的把。

  我的爱好是学习我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这样想想,最适合我的工作,或许是创业。

  哦不,我最想要做的工作,是创业。

  其实觉得自己真的和创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高中室友,上大学就一直不安分,一直想着创业,现在前前后后参加过很多公司,做过很多东西,虽然并没有很多收入和起色,但是他却过的很开心,我在我决定直研之前和他聊过一次天,说我自己也想创业,但是担心担不起这个风险,养不起父母,当时还有养不起蔼宁。他说,我们打个赌,如果四年后,你研究生毕业了,你来看我,如果我事业有成,你就选择创业怎么样?我说好,我等你证明给我看,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不过现在,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证明了。

  大二去做家教,和家长俊哥一见如故,俊哥是创业起家的,在他家吃饭时还经常和我说起自己在同济读书时如何做生意,后面如何奋斗,程姐(他的老婆,是复旦的学姐)如何支持他鼓励他不离不弃之类的,现在想想还觉得很温暖。

  去年院运会和拱富帅坐在草地上聊天,我说我最喜欢的是做不同事情时的新鲜感,拱富帅和我一拍即合,他说他也想创业,也和自己父母聊过这件事,父母支持,他觉得自己也会一直做这件事做下去,我之前担心自己找不到好的创业伙伴,现在其实挺想和拱富帅说,你走上路出国发育几年,熟悉套路,我走下路国内发育几年,熟悉行情,三年后我们在上海聚首,干一票大的,哈哈哈哈~

  我和蔼宁说起我想创业时,蔼宁总是一句话,你凭什么创业,就把我活生生的塞了回去;但是葱导会和我说,达达你就适合创业啊,以后发达了给我留个秘书当当;瑞神会和我说,达达年轻时就该干自己想干的事,不然老了都不知道和自己小孩吹什么牛了

  而现在,和学长,雨思他们一起在创业,做微信平台,虽然被学长带着飞感觉自己完全帮不上忙知识水平太差,但还是很开心,很久没有这样很主动的想做一件事情了。

  这个寒假初帮管院的杨老师做一个夏令营当老师,表现不错,杨老师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创业,说他们已经注册了公司

  感觉一切都离梦想越来越近

  昨天通宵坐火车,读完了一本书,叫《清醒思考的艺术》,里面说了人们会犯的很多思维错误;这样的书适合在你做大的重要的决定之前读,把里面的条目都对一遍,看自己有没有陷入思维陷阱,如果只看一遍的话,你当时会恍然大悟若有所思,但是正的摊上事了还是反应的和傻逼一样……

  好上面这段话就算写完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了,别怪我偷懒……

  《清醒思考的艺术》里的第一个思维错误就是幸存偏误,不了解现实的我们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每位成功的作家背后都有100个卖不出去作品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数百个抽屉里沉睡着刚动笔的手稿写作爱好者,而我们总是听到成功者的故事,认识不到作家成功的概率有多小。

  我们总听到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却认识不到创业成功的概率有多小。

  我发现学编程可以让自己很清楚的认识到——世界有多大,自己有多弱;至少以我现在的实力和能力,根本没有资格去创业,哪怕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不是说创业就能创业的,没有到公司里经历一番,学习一下,想要平地起高楼,也只是痴人说梦。

  而且我还需要好的创业伙伴,好的idea,哪怕真的遇到了,也得我自己做好了准备,在这个团队中能发挥作用,不至于拖后腿才行。

  在全部都满足的情况下,我还要能接受,我的团队很强,我们的运营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创业失败了的后果……以及那时候同学们都陪着自己喜欢的人到天涯海角打滚了,自己还是原地打转的事实。

  3年后的事谁说的准呢,真没准到最后我会选择继续做技术,或者转行到管理,金融,或者去考了个公务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但是我希望能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并且期待他有一天能生根发芽。

  靠自己的努力,让它生根,发芽。